亳州學院2016年亳文化研究論文、論著匯總
論文:
序號 | 第一作者 | 論文名稱 | 發(fā)表期刊名稱 | 期刊號(ISSN) | 發(fā)表時間(日期,、期別) | 論文級別 |
1 | 焦曉軍 | 民族間建筑彩繪相互融合的思考-以亳州建筑彩繪為例 | 懷化學院學報 | 1671-9743 | 2016/4 第四期第三五卷 | 三類 |
2 | 王衍芳 | 亳州花戲樓建筑形制研究 | 六盤水師范學院學報 | 1671-055X | 2016/3/28 2016年第1期 | 三類 |
3 | 王衍芳 | 亳州剪紙的民俗文化內涵與傳承 | 懷化學院學報 | 1671-9743 | 2016/4/28 2016年第4期 | 三類 |
4 | 王衍芳 | 淺析亳州傳統(tǒng)民間虎頭帽的藝術特征 |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 | 2095-4654 | 2016/4/15 2016年第4期 | 三類 |
5 | 呂用印 | 皖北古建筑磚雕裝飾藝術之審美 | 宿州學院學報 | 1673-2006 | 2016/4/01 | 三類 |
6 | 呂用印 | 亳州“花戲樓”木雕彩繪藝術特點及其當代價值 | 蚌埠學院學報 | 2095-297X | 2016/8/20 | 三類 |
7 | 張黎 | 皖北現(xiàn)存古建筑彩繪藝術 | 內江師范學院學報 | 1671-1785 | 2016年第三期 | 三類 |
8 | 張黎 | 皖北地區(qū)兒童美術創(chuàng)作特色之研究 |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 | 2095-770X | 2016年第六期 | 三類 |
9 | 杜強 | 莊子祠建筑界面幾何形裝飾藝術研究 | 景德鎮(zhèn)學院學報 | 2095-9699 | 2016/4/ | 三類 |
10 | 杜強 | 皖北傳統(tǒng)建筑中彩繪藝術的傳承及應用 |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 | 1673-1999 | 2016/1/ | 三類 |
11 | 杜強 | 亳州花戲樓歌臺彩繪造型藝術探析 | 安徽建筑 | 1007-7359 | 2016/4/ | 四類 |
12 | 杜強 | 壯麗之美:彩繪藝術與傳統(tǒng)建筑的融合——以蒙城縣莊子祠為例 | 淮海工學院學報 | 2095-333X | 2016/2/ | 三類 |
13 | 杜強 | 皖北傳統(tǒng)建筑彩繪裝飾的圖案造型與工藝制作 | 懷化學院學報 | 1671-9743 | 2016/1/ | 三類 |
14 | 梅金莉 | 皖北古建筑彩繪藝術的創(chuàng)意表達研究 | 淮海工學院學報 (人文社會科學版) | 2095-333X | 2016/4/ | 三類 |
15 | 殷旵林 | 晰揚掌的特點及功能價值研究 | 新余學院學報 | 2095-3054 | 2016/2/10第一期 | 三類 |
16 | 殷旵林 | 晰揚掌文化傳承研究 |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 | 1672-3600 | 2016/3第三期 | 三類 |
17 | 劉曉莉 | 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——亳州華佗五禽戲的傳承與發(fā)展審視 | 宜春學院學報 | 1671-380X | 2016/3/22第3期 | 三類 |
18 | 劉世權 | 老莊的“和諧”思想與大學生就業(yè)心理問題的調試 | 現(xiàn)代經(jīng)濟信息 | 1001-828X | 2016/8/25 | 四類 |
19 | 張成香 | 地方傳統(tǒng)戲曲現(xiàn)狀與發(fā)展策略 | 淮南師范學院學報 | 1009-9530 | 2016/5/3 | 三類 |
20 | 盛滋波 | 亳州清音考 | 天津音樂學院學報 | 1008-2530 | 2016/3/25 | 三類 |
21 | 胡曉光 | 淮北梆子戲的音樂特色,、藝術價值及創(chuàng)新路徑 | 淮北職業(yè)技術學院學報 | 1671-8275 | 2016/8/15 | 三類 |
22 | 劉紅洲 | 亳州二夾弦戲曲音樂板式特征探析 | 中國戲劇(核心期刊) | 1001-8018 | 2016/3/20 | 三類 |
23 | 劉紅洲 | 論國家級“非遺”亳州二夾弦戲曲音樂的唱腔形式與結構體系 | 赤峰學院學報(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) | 1673-2596 | 2016/9/25 | 三類 |
24 | 陸俠 | 蒙城方言事物命名理據(jù)探究 | 六盤水師范學院學報 | ISSN1671-055X | 2016年05期 | 三類 |
25 | 魏小紅 | 蒙城方言中的例外字音 | 《長江大學學報(社科版)》 | ISSN 1673-1395 | 2016年4月 第4期 | 三類 |
26 | 趙立春 | 從唐詩看唐人對曹操的評價 | 欽州學院學報 | ISSN:1673-8314 | 2016年第5期 | 三類 |
27 | 魏宏燦 | 曹操的妻妾及其女婚事之論析 | 合肥學院學報 | CN-34-1327/Z | 2016年第6期 | 三類 |
28 | 魏宏燦 | 論銅雀臺的文化價值 | 皖西學院學報 | ISSN:1009-9735 | 2016年第1期 | 三類 |
29 | 魏宏燦 | 魏晉時期的消息及其傳播媒體 | 淮南師范學院學報 | ISSN:1009-9530 | 2016第5期 | 三類 |
30 | 程立中 | 皖北道家物質文化遺產探析 | 安徽農業(yè)大學學報 | ISSN:1009-2463 | 2016年第2期 | 三類 |
31 | 王文靜 | 新媒體下的地方文化品牌傳播策略-以亳州中醫(yī)藥養(yǎng)生文化為例 | 遼寧醫(yī)學院學報(社科版) | 1647-0416 | 2016年11月 | 三類 |
32 | 周玉 | 楊小凡微型小說中的亳州民俗文化 | 集寧師范學院學報 | 2095-3771 | 2016年12月 | 三類 |
論著:
1.代志星:老莊故里民間體育項目研究,,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,,2016-07
2.魏宏燦:皖北文化九講,安徽大學出版社,,2016
3. 國春鼎:亳州傳統(tǒng)武術文化概論,,光明日報出版社,2016-03
4.焦偉娜:亳州方言語音與普通話推廣研究,,光明日報出版社,2016-07
5.程立中:地方舊志與地方文化研究,,安徽大學出版社,,2016-08
6.張鵬飛:亳文化:江淮沃土繁衍的生命奇葩,合肥工業(yè)大學出版社,,2016-09